脫貧不是終點,致富才是目標。5月19日,云南昆交投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供應鏈公司”)“扶貧幫扶小組”再次率隊深入扶貧結對幫扶村——昆明市東川區烏龍鎮瓦房村、坪子村,實地調研村民生產生活情況,與50戶村民簽訂“脫貧幫扶農副產品采購協議”,并偕公司黨員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動。
烏龍鎮地處偏遠,交通閉塞,村集體經濟十分薄弱為了讓村民有長久穩定的經濟收入。2018年起,供應鏈公司與東川區烏龍鎮瓦房村攜手,實施“黨建引領+就業扶持+消費助推”的助力脫貧攻堅新模式,一二三產業“三個輪子一起轉”,推動形成長效脫貧致富新機制。
“黨建引領”提升脫貧攻堅政治擺位。供應鏈公司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重要決策指示,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牢記“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警醒教誨,樹牢“抓黨建促脫貧”的政治思想根基。通過持續強化黨的建設、黨的領導,持續走開“黨建+扶貧”新路子,不斷夯實助力脫貧攻堅的政治根基、提振富民強心的思想基礎。
這次,為了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根據瓦房村、坪子村特色農產品的銷售需求,供應鏈公司現場與村民簽訂了50份“脫貧幫扶農副產品采購協議”。“脫貧幫扶農副產品采購協議的簽訂,將給全村帶來持續穩定的收益,大家的日子越過越有奔頭。”駐村工作隊員李游對供應鏈公司的幫扶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
對口扶貧工作三年來,供應鏈公司始終以扶貧工作為己任,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參與消費扶貧的特有優勢,深入挖掘自身潛力,拓展創新思路辦法,以實際行動幫助烏龍鎮貧困群眾增產增收。在昆交投黨委的指導下,供應鏈公司連續打出了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就業扶持等一系列扶貧“組合拳”,加快了貧困群眾增收脫貧步伐。烏龍鎮現在已“累計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3367戶12181人脫貧,1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由46.2%下降至1.1%。”貧困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貧困村面貌明顯改善,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成就。
李陽書記指出,開展扶貧幫扶是國企的一項光榮的政治任務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下一步供應鏈公司開展扶貧幫扶工作,李陽書記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開展扶貧幫扶的重大意義。二是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嚴格按照“三個保持”“四個不摘”要求,持續推動扶貧幫扶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三是要進一步優化工作機制,不斷提高扶貧幫扶工作市場化水平。四是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營造供應鏈公司積極參與扶貧幫扶的濃厚氛圍。
當天,李雄副鎮長指出,抓實農村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要強弱項補短板完善產業建設,進一步提高村民知曉度和認可度。“扶貧幫扶小組”還專程走訪看望了結對幫扶戶張興甫、董興培,與他們面對面交流談心,詢問了解目前生產生活情況和家庭經濟收入狀況等,鼓勵他們通過發展產業等,早日走上致富路。走訪貧困戶結束后,“扶貧幫扶小組”與瓦房村、坪子村干部集體座談,共同研究扶貧工作推進措施,共商購買農產品計劃并對工作小組分工,確實保障扶持增收脫貧致富的精準性、針對性。
隨后,為了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精神,供應鏈公司全體黨員到烏龍鎮麥地心馬家大院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動,全體黨員在黨旗下舉行莊嚴的“重溫入黨誓詞”活動,重溫紅色黨史故事。此次活動,將紅色基因根植于每個黨員心中,激發了各位黨員愛黨和愛國的熱情,在黨史學習中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禮,進一步堅定“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的決心,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上一篇: 新起點、新征程
下一篇: 弘揚雷鋒精神、傳遞榜樣力量